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05-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犯罪情节轻微,即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低。
犯罪分子表现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悔过态度。
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不具备再次犯罪的危险性。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不会产生重大不良影响。
在宣告缓刑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犯罪情况限制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的活动范围,禁止其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或接触特定人群。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仍需执行附加刑。
对犯罪分子的缓刑适用必须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并将判决书和执行通知书送至犯罪分子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的公安机关。
在缓刑考验期内,公安机关对被宣告缓刑的罪犯进行考察,并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这些单位或基层组织对犯罪分子的实际表现有所了解,有利于进行考察教育。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得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得少于1年。
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被缓刑的罪犯没有再犯新罪,也未违反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