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04-20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强行解除。
用人单位在法律规定的条件未满足时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
这些情形都属于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劳动者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职工患职业病,说明企业的生产或工作条件、安全制度或者医疗条件不够完善。
职工因负伤,说明企业的劳动保护制度不完善或劳动保护措施不健全。职工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都有可能造成职工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为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不管是试用期内,还是整个劳动合同期内,企业等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根据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的规定,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按其在本单位工件时间的长短,给予三个月至一年的医疗期,在本单位工作二十年以上的,医疗期可以适当延长。在规定的医疗期,为了保障职工有稳定的收入,安心养病,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企业也不得解除劳动关系,必须延续到医疗期满。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
根据宪法保护妇女儿童的原则,为了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劳动法规定,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间,即使具备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企业也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企业也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延续到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届满。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劳动合同期限未届满,又不具备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上述情形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