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2-04-08
1. 根据政府文件和当年果树市场估价,对于当年栽种的果树,按照苗木价计算赔偿;对于多年生果树,按照树木的直径、高度和宽度计算赔偿。不同地区的青苗补偿标准可能不同。如果每亩地上的树木数量超过规定的棵数,按照标准进行赔偿;如果数量少于规定的棵数,按照每棵树对应的单价和实际清点的棵树数量进行赔偿。
2. 根据果树的生长期不同,可以将果树分为四个档次:培育期(1-5年)、初果期(6-8年)、盛果期(9-25年)和衰果期(26年以上)。不同生长期的果树有不同的赔偿标准。
1. 采用果树主干的横断面积来计算果树的产量,然后根据果品的单价计算年产值。该株果树的价值等于年产值的三倍。如果果园中的树木大小不一,需要进行随机采样(超过20株)来计算横截面积。这是一种常用的果树价值评估方法。
2.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果树的幼苗期、初结果期和盛果期等生长周期,按照一定价格对每株果树进行大致赔偿(具体赔偿标准因树种和省份而定)。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赔偿,都需要经过当地果树主管部门的评估或鉴定,一般需要法院或征地部门委托鉴定才能生效。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确保其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需要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的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时,应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重新公布一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于农村村民住宅,应根据先补偿后搬迁、改善居住条件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的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进行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导致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进行补偿,保障农村村民的居住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