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3-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在以下情形下除外:
如果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那么该约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同样地,如果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那么也不得对抗第三人。
债权人与第三人就让与债权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债权让与合同,无需特别形式的合同,除非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即使债权让与合同没有书面形式,也不影响其效力。如果已经有债权证书,进行债权让与时需要交付债权证书,但这是履行附随义务而非债权让与的成立要件。
债权让与是基于各种原因而产生,可以是买卖、赠与或代物清偿等,无论原因是什么以及其有效性如何,都不会直接影响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这种无因性的目的在于保障债权流转的安全性和善意受让人的利益。
债权让与是将债权作为一项财产进行处分的行为,因此,让与人必须具备处分权限和处分能力。如果无处分权人让与他人债权,除非债权人追认,否则该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