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3-21
申请执行人有义务提供并证明被执行人的财产或财产线索,法院应及时核实和调查。如果申请执行人无法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或线索,法院在一定期限内也无法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或财产线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一旦中止执行,如果申请执行人随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可以随时申请恢复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包括: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2.1 查询、冻结、划拨存款
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在银行存款,银行必须协助执行。执行法院需要具备相关手续。
2.2 扣留、提取收入
执行法院可以裁定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并向相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相关单位协助扣留、提取。
2.3 查封、扣押财产
查封、扣押财产的依据主要是司法解释《查封规定》。该司法解释的几个主要精神如下:
(1) 查封、扣押被执行人财产是人民法院采取的控制性措施,限制被执行人处分、损毁财产的强制措施。
(2) 申请执行前的财产保全是为了防止债务人转移财产。申请执行人常常在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期限内无法强制执行,因此可以采取申请执行前的财产保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