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02-11
惩罚性赔偿,又称示范性赔偿或报复性赔偿,是指法庭在判决赔偿金额时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及赔礼道歉。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应依照其规定进行。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主观要件指侵害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且在道德上可非难。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故意的或明显不考虑他人权益的,具有严重疏忽行为和重大过失行为。只有在行为人具备上述特征时,才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适用惩罚性赔偿有利于督促不法行为人在将来慎重行事,以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客观要件指必须确实造成了受害人的损失。这个损失包括直接的财产损失、可期待利益的损失以及非物质损害的损失(主要是精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