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赔偿定义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合同违约法律知识

惩罚性赔偿定义是什么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02-11

 
207564
赔偿一般包括补偿性赔偿和惩罚性赔偿,比如说定金合同中的双倍返还就属于惩罚性赔偿,这是一种对违约方的惩罚措施,在社会生活中也是较为常见。今天,针对惩罚性赔偿定义是什么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惩罚性赔偿的定义及法律依据

惩罚性赔偿,又称示范性赔偿或报复性赔偿,是指法庭在判决赔偿金额时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及赔礼道歉。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应依照其规定进行。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主观要件

主观要件指侵害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且在道德上可非难。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故意的或明显不考虑他人权益的,具有严重疏忽行为和重大过失行为。只有在行为人具备上述特征时,才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适用惩罚性赔偿有利于督促不法行为人在将来慎重行事,以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客观要件

客观要件指必须确实造成了受害人的损失。这个损失包括直接的财产损失、可期待利益的损失以及非物质损害的损失(主要是精神损失)。

延伸阅读
  1. 侵权损害赔偿法
  2. 侵权损害赔偿法条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对销售者赔偿责任的规定
  4. 食品侵权的法律解析
  5. 论述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

违约责任热门知识

  1. 公司未及时缴纳电费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
  2. 合同法第299条规定:承运人的主要义务
  3. 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的形式
  4. 合作协议中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
  5. 股东撤资:股份退还的法律程序与规定
  6. 借款合同违约金怎么计算
  7. 签订了工伤赔偿私了协议还可以反悔吗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