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01-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限。
根据规定,借款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
如果借款是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进行的,并且当事人能够提供银行的转款证明,那么该银行所在地可以认定为合同履行地。此外,如果借款方在合同中注明了其所在地作为合同履行地,那么也可以视为合同履行地。
如果当事人在借据或借款合同中约定了管辖地,且该约定地点属于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或原告住所地,且不违反级别管辖规定,那么该约定是有效的,并且在确定管辖地时应当依据该约定。如果约定的是合同签订地,则合同中还应同时注明具体的签订地点,否则将视为协议管辖地的约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