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24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是交通运输安全。破坏交通工具不仅对铁路、公路、水上和空中安全运输构成严重威胁,还危害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以及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广义上的汽车,包括用于交通运输的拖拉机。但是,破坏用于耕种的拖拉机不危害交通运输安全,因此不构成本罪,而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追究责任。
作为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对象,交通工具不仅需要是特定的,还必须是正在使用中的。这包括正在运行中和交付使用但停机待用的交通工具。只有破坏这样的交通工具,才可能对交通运输安全构成威胁。而破坏正在制造或修理中、尚未交付使用的交通工具通常不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如果情节严重,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追究责任。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实施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和航空器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毁坏的危险。破坏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放火、爆炸、拆卸或砸毁重要机件,故意违章操作制造事故,修理中制造隐患并交付使用等。只有这些破坏行为足以使特定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毁坏的危险,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破坏程度不应以对交通工具本身造成的损失价值大小为标准,而应以是否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毁坏的危险为依据。例如,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可能只涉及拆卸一个螺丝钉,虽然螺丝钉本身价值不大,但由于被拆卸,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毁坏的危险,就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只要达到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毁坏的危险,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构成本罪的既遂。关于本罪是否存在未遂,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罪属于危险犯,以行为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或毁坏的危险作为法定的既遂标准,因此不存在未遂。另一种观点认为,本罪是以行为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或毁坏的实际危险状态作为既遂的标志,通常行为实行终了才会产生这种实际危险状态。因此,如果行为人虽已着手破坏交通工具,但尚不足以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或毁坏的实际危险状态,就构成本罪的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