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行为的主体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法律法规 > 信托法规法律知识

信托行为的主体有哪些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1-10-27

 
199237
在法律中,最初的信托行为是起源于英美法系的,后来因为信托行为的独特价值和制度优势被大陆法系国家所引进。那么在一项信托行为中,它的主体具体包括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此做出的解答吧,以供参考。

一、信托行为的主体有哪些

信托行为的主体包括如下:

① 委托人是信托关系的创设者,他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委托人提供信托财产,确定谁是受益人以及受益人享有的受益权。指定受托人、并有权监督受托人实施信托。

② 受托人承担着管理、处分信托财产的责任。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受托人必须恪尽职守、履约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必须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依照信托文件的法律规定管理好信托财产的义务。

在我国受托人是特指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信托投资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

③ 受益人是在信托中享有信托受益权的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未出生的胎儿。公益信托的受益人则是社会公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第十九条委托人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第二十条 委托人有权了解其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及收支情况,并有权要求受托人作出说明。

委托人有权查阅、抄录或者复制与其信托财产有关的信托帐目以及处理信托事务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五条 受托人应当遵守信托文件的规定,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处理信托事务。

受托人管理信托财产,必须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

第四十四条 受益人自信托生效之日起享有信托受益权。信托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信托委托人资格的要求有哪些

委托人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信托委托人是信托财产的原始所有者。在信托关系中,委托人所拥有的权利,最主要的是信托财产的授予权,即委托人可以向受托人授权,要求受托人遵从一定的目的,对信托财产进行经营、管理、使用和处理,为受益人享受信托利益尽最大的努力。

委托人中国信托法对委托人的权利保护,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信托法相比,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这是基于中国国情、人文观念、社会信用水平的特殊考虑。信托法规定,委托人应当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委托人享有广泛的对信托财产管理、运用、处分的知情权。

如有未能预见的特别事由发生,致使信托财产的管理方法不利于实现信托目的或者不符合受益人的利益时,委托人还有权要求受托人调整该信托财产的管理办法。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违背管理职责管理处分信托财产致使信托财产受到损失的,委托人还享有诉权和赔偿请求权,甚至依照信托文件的规定或请求人民法院解任受托人。

延伸阅读
  1.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
  2. 信托、自益信托和处分信托的区别
  3. 信托法律关系的定义和主体
  4. 信托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
  5. 股权信托受益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信托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诉讼信托与债权信托的比较分析
  2.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
  3. 信托终止的情形
  4. 集合资金信托的设计原则
  5. 管理遗产信托:成立和终结
  6. 保护信托的构成要素
  7. 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什么
信托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