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法律法规 > 信托法规法律知识

保护信托的法律定义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04

 
427822
信托是一种法律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受托方拥有或管理委托方的一定资产,使这些资产为委托方带来利益,或在委托方去世后为其他受益人带来利益。那保护信托的定义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谢谢。

保护信托是一种针对信托委托人子女可能存在的浪费成性、缺乏财产管理经验或不负责任行为(如过度消费、挥霍、赌博或吸毒等)的情况而设立的信托。委托人认识到将财产交给这样的子女管理或直接继承是不明智的,因此设立保护信托来保护财产。

保护信托的作用

保护信托的核心是委托人将财产交给信托受托人,并指示受托人将信托收益支付给委托人的子女。然而,一旦该子女破产或发生特定事件,信托即自动终止,子女将不再享受原有的受益权。同时,一项自由裁量信托将产生,并将该子女及其家人作为受益人。通过这种方式,信托财产及其收益将不受受益人破产的影响。因此,保护信托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这两方面的优势,使受益人能够享有固定的信托收益权利,同时通过自由裁量信托来保护信托财产免受某些受益人的消耗或债权人的追索。

保护信托的分类

保护信托实际上包含两个信托,一个是基本信托,当基本信托失效时,将产生第二个信托,即自由裁量信托。

基本信托

基本信托赋予主受益人(即需要保护的子女)获得信托收益的权利。然而,如果主受益人由于任何原因失去了保留受益权的权利,他的受益权将自动终止。最明显的情况是当受益人破产时,通常情况下,他的破产债权人有权获得信托财产。但在保护信托下,一旦受益人破产,基本信托将终止,主受益人将不再享有受益权,破产债权人也无法获取信托权益。

自由裁量信托

第二个信托采取自由裁量信托的形式,主受益人作为自由裁量信托的受益人之一,不再享有直接获得信托收益的权利,而是由受托人自由裁量地向他支付必要的收入,用于个人生活或家庭抚养,并避免破产债权人获取信托收入。因此,保护信托实际上是一个三重结构:首先是可终止的权益,归主受益人享有;其次是没收条款,具体规定主受益人的信托权益在何种情况下终止;最后是自由裁量信托,在没收条款生效时产生。

信托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公益信托终止后受托人的义务
  2. 金融信托的法律特征
  3. 股权信托受益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4. 信托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
  5. 集合资金信托的设计原则
  6. 信托法律关系的定义和主体
  7. 委托代理与信托的区别
信托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