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遗失物的保管不当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法律知识

对遗失物的保管不当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0-05-25

 
18515
有些人将自己的物品给他人进行保管,保管者是有责任对这些物品好好的保护。但是物品的主人却遇到了物品被遗失的情况,当物品被遗失时物品主人肯定想要求对方承担责任。那么,对遗失物的保管不当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议论下。

对遗失物的保管不当是不是需要承担责任

物的所有权人或合法占有人对遗失物脱离自身占有并非自身意思表示的结果,所以拾得人在拾得遗失物后对遗失物的占有是一种无权占有,即拾得人并非遗失物的所有权人。但因拾得人的拾得行为,对遗失物具有一种占时性的占有,遗失物的所有权仍然归遗失人所有。为了将遗失物的无权回归到其正常的应有状态,法律规定了该遗失物的返还制度。即遗失物的拾得人在拾得遗失物后应当将遗失物返还给遗失物的合法所有人,或者交由国家法律规定的部门,由所有人进行领取。

对于遗失物在被所有人领取前的无权占有人对遗失物的保管义务的大小,物权法所确定的义务比不当得利宽松。遗失物的拾得人只有在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损毁、灭失的,拾得人才需承担民事责任。因拾得人对遗失物的保管是因其好意行为、有利于物权回归其应有状态的行为,且对于遗失物的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往往有一定过失,所以对于遗失物在归还前因拾得人的疏忽大意或自然灾害等原因而损毁灭失的遗失人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零九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一百一十条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第一百一十一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二条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第一百一十三条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延伸阅读
  1. 《民法通则》中的物权归属界定
  2. 拾得遗失物能否取得所有权
  3. 无主物的含义是什么,无主物如何处理
  4. 埋藏物物权法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内容有哪些
  5. 按照物权法的规定什么是无主物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公证过的房屋的买卖是否合法
  2.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
  3.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适用范围和管辖
  4.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5号: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
  5. 诉前财产保全所需材料清单
  6.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
  7. 动产和不动产的经济学定义和区别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