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者不知道是遗失物应当如何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法律知识

拾得者不知道是遗失物应当如何处理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5-25

 
18511
现实生活中,所谓遗失物,因所有权人不知其已经遗失或者知道遗失却无法找回。而实践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捨得不属于自己物品的情形,也不法判断该物是属于遗失物还是抛弃物,故而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拾得者不知道是遗失物应当如何处理?现在就来跟随手心律师网济南律师一起了解下吧。

一、拾得者不知道是遗失物应当如何处理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知道,若拾得者不知道是遗失物可以占有该物,但若他人之处该物原属于自己所有,捨得者需要将该物返还给其所有者,同时可以索要一定的补偿。但若捨得者知道是遗失物的,应当交由有关部门处理,一般会采取发布招领公告的处理方式。

(一)拾得者不知道是遗失物应当如何处理

捨得不属于自己的物品,应当根据常识判断是属于遗失物还是抛弃物,若属于抛弃物则归自己所有,若属于遗失物,应按照捨得遗失物的处理办法,继续处理。

(二)拾得遗失物漂流物应当处理方式:

1、拾得遗失物漂流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自拾得遗失物/漂流物之日起二十日内通知所有权人等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漂流物,知道所有权人等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3、遗失物漂流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根据物在一定期限内是否有所有人,可以把物分为有主物与无主物。一般情况下,遗失物漂流物不属于无主物,而是有主物,只是由于所有人的不慎导致物与其暂时分离。遗失物漂流物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可以转化为无主物,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是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之一。

二、什么是遗失物

遗失物指非基于遗失人的意志而暂时丧失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遗失物的拾得属于事实行为,不以拾得人有行为能力为必要。遗失物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存在遗失的问题。遗失物也不是无主财产,只不过是所有人丧失了对于物的占有,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至于所有人丧失对于物的占有的情况,则有种种不同。一般是所有人自己因某种原因遗失;还有其他的情况,例如直接占有人将物遗丢失,对于间接占有人即所有人来讲,是为遗失物。再如,无行为能力的所有人将物抛弃,因他欠缺意思能力,就不成立所有权的抛弃。但是所有人为了安全的目的或者其他考虑,将物品埋藏于土地之中或放置于一定的隐秘的场所,这时所有人并没有丧失对于物的占有,因此并不是遗失物,如果因年长日久,所有人忘其所在,则为埋藏物或者隐藏物。

三、什么是抛弃物

抛弃物是指所有人自动放弃占有和所有权的物品。

1、基于先占取得所有权。

2、所谓先占,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无主的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事实。先占的性质属于事实行为。先占制度的价值在于:实现物有所归,有利于物尽其用,同时它提供了一个关于私有财产起源的假说。

律师推荐:

杭州律师  广东律师   江苏律师   嘉定律师

相关标签: 拾得遗失物行为是
延伸阅读
  1. 《民法通则》中的物权归属界定
  2. 拾得人的权利与责任
  3. 遗失物品的报警与立案
  4. 拾得遗失物能否取得所有权
  5. 捡到他人手机不归还,是天上掉馅饼,还是构成犯罪?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
  2.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适用范围和管辖
  3.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5号: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
  4. 诉前财产保全所需材料清单
  5. 担保物权的实现
  6.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
  7. 动产和不动产的经济学定义和区别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