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3-14
【哪些是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如果在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那将是犯罪行为,那么哪些是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关于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构成要件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及其构成要件
一、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定义
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是指科研、生产、销售单位在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且行为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
二、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军事订货秩序。军事订货是指军事部门根据国防需要向军工部门或其他经济部门订购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的活动。军事订货是保证部队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供应,满足国防需要的主要手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51条第1款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要求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接受国家军事订货,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然而,随着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定,军品生产任务的订货量减少,成本却增加,利润较低。一些单位和个人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对军品生产任务索价过高,拒绝接受订货;还有一些单位对已签订合同的军品生产任务百般拖延交货日期,甚至严重延误部队使用,对国防利益造成潜在威胁。
2.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或故意延误军事订货,且行为情节严重。军事订货是指部队根据国防安全利益的需要,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与行为人意欲达成或已经达成的生产、供给某种国防建设物品合同的行为。这一军事订货行为的对象就是本罪主体应当从事生产、供给的对象,也称为军事订货。军事订货范围包括军事卫星、航空器、坦克、火炮、汽车、装甲车等武器装备的订货,以及供应军队作战、训练、施工、科研、后勤、医疗保障等军用物资的订货,还包括用于军事目的的各种建筑物、场地、设备等军事设施的订货。总之,一切用于军事需要生产、制造、承建、修配、运输、贮存的物品,包括动产与不动产,都可属于军事订货的范畴。
三、刑法条文
根据刑法第380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单位将被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造成严重后果,将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犯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将被加重处罚。这里的严重后果是指因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导致战斗、战役失利,严重影响部队重大军事行动,造成人员伤亡或重要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军事设施毁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