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认定是否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法律知识

怎么认定是否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8-03

 
182709
故意杀人罪中故意还是很好认定的,带着伤害他人生命的目的采取的行为就是故意杀人罪。但有些行为是间接故意,那么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对于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的认定

一、行为人追求一个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根据我国刑法,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的认定主要包括行为人追求一个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另一个被害人死亡,但出于自己的犯罪目的,故意放任这一结果的发生。

二、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另一种情况是,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但却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直接的故意杀人目的,但他们的行为导致了他人的死亡,并且他们故意放任这一结果的发生。

三、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

此外,突发性的犯罪也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预谋或计划杀人,但他们的行为导致了他人的死亡,并且他们故意放任这一结果的发生,不考虑后果。

故意杀人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

故意杀人罪的刑罚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的规定:

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

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的规定:

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的规定: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故意杀人罪的赔偿标准

一、丧葬费

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二、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三、死亡赔偿金

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四、精神损害抚慰金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五、交通费、食宿费等

以死者家属实际合理支出考虑。

延伸阅读
  1. 交通肇事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2. 跳楼坠落砸死司机责任归谁
  3. 被校园欺凌杀人犯法吗
  4. 单位房产税税率解析
  5.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导致别人死亡怎么判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及相应法律处罚
  2.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3.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
  4.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5. 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之间的区别
  6.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7.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辩护词:陈XX案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