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3-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故意伤害罪犯,如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法院可以宣告缓刑:
犯罪情节较轻是指故意伤害罪的犯罪行为相对轻微,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或损失。
有悔罪表现是指犯罪分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表示真诚的悔过之情,同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是指犯罪分子在宣告缓刑后,没有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是指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不会对社区治安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威胁。
在宣告缓刑的同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不得适用缓刑:
如果犯罪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国家或他人造成重大损失,金额超过5万元且无法弥补,被告人不适用缓刑。
如果被告人是毒品犯罪的再犯,不适用缓刑。
如果被告人的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者将赃款用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不适用缓刑。
如果被告人在犯罪前表现不好,或者受过刑事处罚(过失犯罪除外)或劳动教养两次以上,或其他行政处罚三次以上,不适用缓刑。
如果被告人在犯罪后认罪态度不好,不退赔受害人损失,或没有悔罪表现,不适用缓刑。
如果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是情节严重的主犯,不适用缓刑。
如果被告人的犯罪涉及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项和物资,且情节严重,不适用缓刑。
如果判处缓刑可能激化社会矛盾,不适用缓刑。
即使没有上述情形,如果适用缓刑不符合刑罚价值,也不适用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