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自首情节一般要符合哪些规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法律知识

认定自首情节一般要符合哪些规则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0-07-21

 
181475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称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那么认定自首情节一般要符合哪些规则?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一、认定自首情节一般要符合哪些规则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3条,在总结吸收古今中外自首制度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规定,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较重的,如果有立功表现,也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我国现行1997年刑法第67条规定了自首制度,其与原刑法第63条相较,作了如下修改与补充:

1.明确规定了自首的概念。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同时补充规定了:“以自首论”的特殊情形,即“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2.加大了自首从宽处罚的程度。在一般情况下,原刑法规定“可以从轻”,现增加“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原刑法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现改为“可以免除处罚”。

二、理解自首的这一条件,应着重把握下列几个问题:

1.投案人所供述的必须是犯罪的事实。投案人因法律认识错误而交.代违法行为或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的事实,不构成自首。在本案中,罗某杀人后即到派出所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显然不存在法律认识错误的问题。杀人是典型的自然犯,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法律认识错误的问题。

2.投案人所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犯罪事实,也即自己实施并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罪行。另外,就司法实务而言,投案人所供述的犯罪,既可以是投案人单独实施的,也可以是与他人共同实施的;既可以是一罪,也可以是数罪。

3.投案人必须如实供述所犯罪行,即犯罪分子应按照实际情况彻底供述所实施的全部罪行。如果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犯罪人只能如实地供述自己的主要或基本的犯罪事实,即能够据以确定犯罪性质、情节的犯罪事实,也应视为如实供述罪行。如果犯罪人在供述犯罪的过程中推诿罪责,保全自己,意图逃避法律制裁;大包大揽,庇护同伙,意图包揽罪责;歪曲罪质,隐瞒情节,企图蒙混过关;掩盖真相,避重就轻,试图减轻罪责;等等,均属不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自首。

延伸阅读
  1.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
  2. 最高法院、最高检发布关于职务犯罪立功的意见
  3.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4. 立功分为一般立功与重大立功
  5. 贪污受贿罪涉案款全交能减刑吗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破坏公物二万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
  2. 犯罪分子数罪并罚的判决原则
  3.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
  4. 戴罪立功的含义
  5.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
  6. 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
  7. 拐卖儿童罪从犯刑事责任的量刑问题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