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占有国有资产如何进行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量刑法律知识

恶意占有国有资产如何进行处罚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3-10

 
181235
网友孙先生在一家国有单位后勤部门工作。单位有一批闲置的高级轿车,正好自己想换车,就以超低价格自己买了一台。过了两个月,单位领导发现了这个事情,说要严肃处理。孙先生现在很担心,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处罚。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您解答。

恶意占有国有资产的处罚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396条的规定,恶意占有国有资产的行为构成犯罪。对于侵占数额较大的情况,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对于数额巨大的情况,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占国有资产罪的详细分析

侵占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行为。根据《刑法》第396条的规定,对于侵占数额较大的情况,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对于数额巨大的情况,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如果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行为,也将依照前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主体和客体

侵占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他公司、企业等组织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根据法律规定,只能对侵吞国有资产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国有资产的目的。

侵占国有资产罪的客体是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私分的对象必须是国有资产,如应当上缴的国家税金、罚没财物或国家专项拨款、补贴,以及国家给予国有公司、企业的生产性资金、固定资产等。

需要注意的是,国有资产都是公共财产,但公共财产并不一定是国有资产。根据法律解释,公共财产还包括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以及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对于这些非国有资产,不能按照侵占国有资产罪处理。

延伸阅读
  1. 国资委监事会的法律规定
  2. 公司法的法律规定
  3. 外资间接收购上市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
  4. 拍卖标的物的法律规定
  5.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法律责任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破坏公物二万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
  2.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
  3.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
  4. 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
  5. 拐卖儿童罪从犯刑事责任的量刑问题
  6. 非法组织卖血罪的立案标准
  7. 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