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0-29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用户用电不得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对于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的行为,供电企业享有制止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用户用电不得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对于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的行为,供电企业享有制止权。
当发生触电事故时,必须确保救护者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要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进行以下抢修工作:
救护人员应迅速解开触电者身上的紧身衣物,以保证其呼吸通畅。
救护人员应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其中的粘液,并取下假牙,以避免阻塞呼吸道。
在确保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救护人员应立即进行抢救。如果触电者停止呼吸,应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进行抢救;如果心脏停止跳动或出现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决不能无故中断。
如果现场除救护者之外,还有第二人在场,则还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
现场的第二人应提供必要的急救工具和设备,以支持救护工作。
现场的第二人应劝退其他闲杂人员,以确保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场的第二人应确保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并保持空气流通,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现场的第二人应向相关领导报告事故情况,并请医生前来进行抢救。
根据实验研究和统计数据显示,如果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进行救治,90%的触电者可以得到救活;如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抢救,仅有10%的救活机会;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抢救,则救活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迅速采取行动,争分夺秒,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