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182条的规定,用电人有义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双方约定及时支付电费。如果用电人逾期未支付电费,应根据约定支付违约金。如果经催告后,用电人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电费和违约金,供电人可以依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中止供电。
违约金是指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通常以金钱形式存在,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违约金既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能,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方当事人所遭受损失的效果。因此,一些国家将违约金作为合同担保的一种措施,而另一些国家将其作为违反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
我国《合同法》主要将违约金视为一种补偿性的支付。同时,也有限度地承认违约金具有惩罚性。一方面,违约金的支付金额应根据违约情况确定,即违约金的约定应考虑到一方违约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不得约定与实际损失不相称的违约金金额。另一方面,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增加违约金,以使其与实际损失大致相当。这一规定明显体现了违约金的补偿性质,将其作为一种违约救济措施,既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又鼓励当事人积极从事交易活动和经济流转。同时,《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还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即一般情况下,如果违约金高于实际损失,当事人无权请求减少违约金。这一规定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当事人举证的繁琐,另一方面也表明法律允许违约金在一定程度上超过损失,显然超过部分具有对违约方的惩罚性。
违约金既是一种责任形式,又是一种独特的担保合同履行方式。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后,可能违约的一方会权衡违约后果。如果明确约定了具有明显惩罚性的违约金,尤其是违约金超过因违约而带来的利益时,任何理智的人都会在权衡利弊后选择继续履行合同。因此,违约金具有担保属性,且惩罚性越强,其担保效力也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