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3-27
仲裁协议是指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者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以书面方式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一个有效的仲裁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 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仲裁协议中应明确表达"将争议提交仲裁"或类似的措辞。
(二) 仲裁事项
即确定仲裁机构对全部或部分争议行使管辖权。一般来说,仲裁协议中会表述为"与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或"由本合同引起的一切争议"。
(三) 选定的仲裁机构
当事人应明确将纠纷提交给哪个具体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实质条件,才能构成有效的仲裁协议。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仲裁协议将不完备,其法律效力可能受到质疑,从而导致纠纷无法通过仲裁方式解决。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达成,口头达成的协议是无效的。
书面仲裁协议主要包括仲裁条款和补充仲裁协议书。
仲裁条款是指在签订有关条约或合同时,双方当事人在该条约或合同中约定将来可能发生的有关条约或合同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条款。
补充仲裁协议书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订立的将现有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当事人很难平静地坐下来协商达成仲裁协议。因此,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就明确仲裁条款,这样更容易进行沟通。建议双方当事人采用标准示范仲裁条款,如:“凡因本合同发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合同双方一致同意提请某某仲裁机构按照其规则进行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