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7-18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押劳动者工资是不合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如果劳动者遇到工资被押的情况,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后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具体的支付日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如果遇到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情况下,不得推迟支付工资;如果直接发放工资,应提前支付工资。对于实行年薪制或按考核周期兑现工资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每月按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标准预付工资,并在年终或考核周期结束时结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全日制用工的情况下,工资应当至少每月支付一次;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15日。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规定:“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法律规定工资按月支付,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企业基本上实行月薪制,工资标准是以月为单位确定的;二是劳动者的生活安排也以月为传统习惯。考虑到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现行的工资制度和劳动者的生活习惯,所以法律规定工资按月支付。
对于实行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周工资制的用人单位,工资也可以按月或按周发放。但是用人单位至少要每月支付劳动者一次工资,这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其生活需要都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