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多久过起诉期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法律知识

劳动纠纷多久过起诉期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4-26

 
172379
在劳动关系的发展和推广过程当中,我国相较于劳动关系引发的纠纷的监管体制也在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的。那么,劳动纠纷多久过起诉期?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争议的起诉期限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的仲裁申请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如果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仲裁时效期间会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开始计算。

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仲裁时效期限内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会暂停。从暂停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引发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限限制。然而,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劳务纠纷的法律依据

劳动力派遣合同涉及两个法律关系,即劳动力派遣合同关系和劳动合同关系。

在内部,派遣单位与劳动者(本单位职工)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在外部,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存在劳动力派遣合同关系。劳动力派遣合同的履行将三方的劳动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结合在一起。

由于这两种法律关系产生的纠纷性质不同,处理争议的程序、适用的法律以及时效也各不相同。在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区分对待。

劳动者根据劳动关系起诉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的案件属于劳动争议案件,而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根据劳动力派遣合同起诉的案件属于普通民商案件。

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和接受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应先通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适用劳动法规定的60天仲裁时效,并按照《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的程序处理。一旦进入诉讼阶段,人民法院将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并审查仲裁程序和实体处理是否合法,依法作出裁决。

对于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因劳动力派遣合同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将直接受理,并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依法作出裁决。

延伸阅读
  1.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问题
  2.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
  3. 劳动纠纷申诉书的撰写方法
  4. 劳动合同纠纷案件审理结果及判决
  5. 超法定年龄员工辞职怎么赔偿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公司对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
  2.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3.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赔偿双倍工资?
  4.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5. 差旅费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6. 用法律专业术语重新改写或者扩写的文章
  7.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