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离职后发放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法律知识

经济补偿金离职后发放吗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24

 
171595
现在社会大多数人都应该有着受过教育的经历,同时在结束自己的学习生涯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去社会上寻找工作用来满足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所需, 而同样有着工作不顺利而离职的情况这种情况公司一般会给补偿金,那么经济补偿金离职后发放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经济补偿金离职后发放问题

一、经济补偿金的发放时机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同时,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用人单位应至少保存已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备查期限为二年。

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提高劳动合同工资待遇但劳动者不愿意续签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2.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且未造成失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3. 由于劳动者的过失,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因劳动合同无效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在上述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2. 经济补偿金计算是否应包括加班工资?
  3. 产权纠纷是侵权吗
  4. 公司搬迁员工签订的合同是两个地址,能不能要求赔偿
  5. 辞职赔偿工资包括奖金吗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2.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3.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4.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5. 60岁员工签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6.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7. 伤残补偿金是否属于遗产继承范围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