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处缓刑人员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判处缓刑人员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22

 
17097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一定的条件下人民法院是可以判处犯罪分子缓刑的,缓刑是指缓期执行刑期的处罚方式,那么判处缓刑人员能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判处缓刑人员是否可解除劳动合同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处缓刑的人员属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争取缓刑的条件

缓刑是对原判刑期的有条件不执行,因此,缓刑应符合以下条件:

1. 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除累犯以外的犯罪分子指的是犯罪被处以刑罚后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的情况。累犯的再次犯罪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而其他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则具有较轻微的犯罪情节,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也较低。实行缓刑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 实行缓刑的罪犯不会再次危害社会。

罪犯是否会再次危害社会,除了刑法本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更主要取决于犯罪分子对自己犯罪行为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如果犯罪分子对自己的犯罪没有认识和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如果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即使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适用缓刑,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危害社会。

缓刑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只有正确适用缓刑的条件,才能对犯罪分子进行教育改造,并对正在准备犯罪的人起到教育和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刑法的打击犯罪和惩罚犯罪的功能。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及注意事项
  2. 股权转让员工如何赔偿?
  3.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4.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
  5. 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2.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3. 负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的举证责任
  4.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5. 第一章:劳动规则
  6. 正式员工入职合同主要条款
  7.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