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如何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12-07

 
170915
我们知道劳动者一般都是会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但是很多时候因为解除劳动合同问题发生了纠纷,那么,如何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如何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尽管订立劳动合同相对容易。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只需提前通知即可。然而,用人单位则需要符合法律规定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如果解除被认定为非法,用人单位将被要求支付赔偿金,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此外,某些劳动者可能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避免劳动纠纷。双方可以就补偿等一系列问题达成一致,从而避免产生不良影响,也不会对其他员工造成不良示范。特别是在劳动者没有明显过错的情况下,应尽量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24条

根据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36条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注意的问题

1、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然而,如果是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双方协商一致,就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如果劳动者有辞职的意愿,用人单位应尽量让劳动者提出书面辞职报告,或在离职审批表中明确标明是劳动者提出的解除动议。

2、与员工协商一致后进行书面确认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尽量先进行协商,双方基本达成一致后,再进行书面确认。不可直接发出书面解除通知,因为如果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很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解除。

延伸阅读
  1. 一、劳动合同续订条件及程序
  2. 冯某与某公司劳动合同解除争议案例分析
  3.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4. 公司裁员赔偿标准内容有哪些
  5. 哄抢他人财物的法律定性及罪名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2. 党员干部无故旷工警告处分
  3. 劳务协议
  4.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法院
  5.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定义和内容
  6.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7. 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下载

  1. 餐饮业劳动合同范本
  2. 销售岗位劳动合同范本
  3. 劳务合同范本简易版
  4. 旷工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