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28
一般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不给劳动者合同文本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可以应付劳动部门的检查;二是防止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须向劳动者支付两倍工资差额的风险;三是一旦发生争议,劳动者因为手里没有合同,可以增加劳动者维权的难度。然而,可以明确地说,这种做法是违法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劳动合同文本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而根据第八十一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如果劳动者因此遭受损害,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特别是对于艺人这样的高收入群体来说,如果他们手中没有合同文本,很有可能就是为他人作嫁衣,酬劳大多会被所属公司占有。
面对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捍卫权益
首先要据理力争,指出所属的经纪公司这样做是违法的。
2. 寻求劳动行政部门的干预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请求其干预处理此事。
3. 保留证据
如果公司很强势,不愿提供合同文本,而劳动者又希望留在公司,可以要求公司允许自己拍照,并在与公司相关人员交涉过程中注意录音录像,以保留证据。将来一旦发生争议,劳动者可以通过向仲裁委员会或法院提交照片和视听资料,告知仲裁委员会或法院劳动合同由单位掌握。这样,单位就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或法院出具劳动合同文本,否则将承担不利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