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布鲁塞尔公约》与外国民商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公法 >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国际争端非强制解决方法法律知识

论《布鲁塞尔公约》与外国民商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5-28

 
162264

欧共体国家签订的《关于民商事裁判管辖权及判决执行的公约》的产生和目的

1968年9月27日,欧共体国家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关于民商事裁判管辖权及判决执行的公约》(以下简称“塞尔公约”或“公约”),旨在为缔约国之间的民商事诉讼管辖和法院判决执行事项创设统一的制度和规则。公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法院判决的自由流通,以减少对外国法院判决的不信任。

一、公约的产生及发展

建立欧洲共同体的《罗马条约》的缔约者们意识到,自由流通固然重要,但如果对法律义务的履行存在困难,将会阻碍共同市场的发展。因此,根据《罗马条约》第220条的规定,六个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开始了为简化相互承认和执行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程序的谈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于1960年成立了专家委员会,负责起草相关的公约。

当时,欧共体国家之间的判决相互承认和执行主要通过少数双边条约来调整。然而,这些条约适用范围有限,并且大多数规定了间接管辖权原则,即执行地国法院只有在依据本国法认定外国判决具有管辖权时才能执行。面对这种复杂的程序,起草公约的专家委员会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继续保持间接管辖权原则,要么实行统一的管辖权规则,即采用直接管辖权原则。

公约的起草者们大胆地采用了直接管辖权原则。根据该原则,在执行地国法院的角度来看,如果外国法院适用的管辖规则与本国相同,执行地国法院无需对外国判决的管辖权进行审查即可予以承认和执行。这保证了法院判决在欧洲共同体市场内的自由流通。

二、公约的发展和适用

根据塞尔公约的规定,任何欧共体成员国意欲加入公约都必须在原公约的基础上与原始缔约国订立特别协定。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欧共体成员,他们与原有的六个公约缔约国进行了漫长的谈判,并于1978年签署了《加入公约》。1982年,希腊加入欧共体,也通过签订《加入公约》加入了塞尔公约。这些《加入公约》只对1968年的塞尔公约进行了一些纯技术性的修改,并没有改变公约的基本原则。

为了避免各缔约国对塞尔公约的解释产生分歧,1971年6月3日,欧共体六个原始成员国在卢森堡签署了《关于由欧洲共同体法院解释塞尔公约的附加议定书》。该议定书授予欧共体法院对公约进行司法解释的权力。

塞尔公约以四种正式文字的形式制定,给解释工作带来了困难。此外,公约没有一般性条款可指导国内法院的法官在解释和适用公约时克服困难。因此,1971年的附加议定书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欧共体法院从统一欧洲的角度出发,有权解释公约适用中的问题。

延伸阅读
  1. 受贿罪罚金的确定
  2. 刑事犯罪中的罚金缴纳问题
  3. 刑满释放后罚金是否需要交纳?
  4. 罚金未缴纳,法院可查封房屋
  5. 判决罚金未缴纳的处理方法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热门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七章涉外民事关系的规定
  2. 仲裁裁决撤销程序的法律背景及评析
  3. 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
  4. 肇事车法院可以拍卖吗
  5. 一、家庭合伙经营引发的纠纷
  6. 不交罚金会导致房产查封吗?
  7. 赔偿判决执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