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政策法律知识

建设单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处罚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0-07-21

 
157965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的人都要靠耕地进行生存,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耕地。所以我们国家对耕地也有了非常严格的管理。那么对于非法占有耕地罪国家是怎么认定的以及是怎么处罚的。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有关非法占用耕地罪的相关知识。

一、非法占用耕地罪如何处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非法占用耕地罪定罪处罚:

(一)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大”,是指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

(二)非法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毁坏”,是指行为人非法占用耕地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非农业建设,造成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

二、怎样认定非法占用耕地罪

认定非法占用耕地罪,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徇私舞弊行为使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受到严重干扰,损害了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机关的威信,损害了国家和人民利益。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土地。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国有土地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的公共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违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行为,造成国家土地资源的浪费,可耕地面积减少,使国家土地使用收益大量流失。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指在各级政府中的主管人员,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徇私舞弊行为是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明知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而对这种后果的发生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是徇私,有的是为了贪图钱财等不法利益,有的是因碍于亲朋好友情面而徇私舞弊,有的是出于报复或嫉妒心理而徇私舞弊等。

延伸阅读
  1. 骗取批准土地建房的处罚措施
  2. 土地被非法占用的投诉渠道
  3. 如何举报非法买卖大队土地
  4. 农田非法占用行为的法律处罚
  5. 关于依法惩处破坏土地资源犯罪活动的法律解释

土地管理热门知识

  1. 土地纠纷申诉期限
  2. 农村内非法买地的法律责任
  3. 非法改变土地性质罪的立案标准
  4. 耕地非法取土的法律处理
  5.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拆迁能否得到赔偿
  6. 山东省建设厅确保被拆迁人享受到最低住房保障
  7. 侵占他人土地犯什么法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