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形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保全 > 不安抗辩权法律知识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形有哪些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5-25

 
141039
不安抗辩权是一种权利,是民法中抗辩权的一种,发生在双务合同中。那么不安抗辩权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法》第六十八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什么是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是民法中抗辩权的一种。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是指双务合同中,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后履行方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可暂时中止履行的权利。

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如下:

(一)因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且两债务间具有对价关系。

(二)主张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应当先履行债务,且其债务已届清偿期。如果履行期未届至,先履行方只能暂时停止履行的准备,无从停止履行。不安抗辩权适用的双务合同属于异时履行。是指

双方履行存在的时间顺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

(三)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它包括三个要素:

1、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①财产显形减少。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②丧失商业信誉;③提供劳务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劳动能力;④给付特定物的债务中,该特定物丧失。

2、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发生于合同成立之后。

3、先履行方对事实负有举证责任。先履行方主张不安抗辩权,必须有对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确切证据,而不能凭自己的主观猜测。否则,将会因擅自中止合同履行而承担违约责任,从而使自己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延伸阅读
  1. 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履行期是否会发生改变
  2. 行使不安抗辩权所需的证据
  3.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4. 不安抗辩权:保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5. 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形式

债的保全热门知识

  1. 保全
  2.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
  3. 债权保全的定义和目的
  4. 合同保全措施中债权人的撤销权行使
  5. 提前终止权是否构成不安抗辩权?
  6. 根据合同法规定的不安抗辩权
  7. 抗辩权的种类与区别
债的保全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