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怎么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不作为怎么处罚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20

 
133004

行政不作为的表现形式及其侵犯合法权益的影响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拒绝履行、不予答复或拖延履行的行为,它与行政中的乱作为一样,都可能侵犯或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主体承担的法律责任种类

根据法律规定,行政主体承担的法律责任种类共有11种:

  1. 宣布无效
  2. 撤销违法
  3. 重作行为
  4. 修正违法
  5. 履行职责
  6.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
  7.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8. 返还权益
  9. 恢复原状
  10. 行政赔偿
  11. 被通报批评

行政主体与行政人的法律责任划分

由于行政主体通常是组织,其行政行为必须通过行政人来实施。在追究法律责任时,有必要正确划分行政主体与行政人的法律责任。

对外部来说,只有行政主体才是名正言顺的行政法律责任主体,因为行政人是以行政主体的名义对外进行行政活动的,行政人的职务行为应视为行政主体的行为。

作为行政人的法律责任并非不予追究,而是先由行政主体对外承担,再由行政主体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内部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规定:

  1. 《行政诉讼法》第68条规定,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2. 《国家赔偿法》第14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征地拆迁中下发的告知书、通知书是否可诉
  2. 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程序
  3. 企业承诺书范文
  4. 行政复议的涵义与特点
  5. 工伤认定书超出一年会有何影响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刑事诉讼的法律主体
  2. 全面、系统地进行认证
  3. 行政起诉状的合义、功能
  4.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5.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6.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7.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3. 伪造商标标识的侵权纠纷
  4. 售假货注册商标的侵权纠纷
  5. 仿冒注册商标纠纷
  6.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7. 职务侵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有限合伙企业章程范本
  2.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章程范本
  3. 行政诉讼起诉状/书范本
  4. 行政附带民事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