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的涵义与特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主体法律知识

行政复议的涵义与特点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5-03

 
432871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依法向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复议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法律制度。行政复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活动

行政复议是上级行政主体对下级行政主体进行监督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国家行政救济机制的重要制度。

2. 行政复议解决的是行政争议

行政复议解决的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就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以及是否适当而发生的争议。

3. 行政复议具有行政性和准司法性

行政复议既具有行政性质,又具有准司法性质,复议机关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也要审查其合理性。

行政复议的作用和意义

行政复议制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行政复议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

1. 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复议有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够通过复议机关寻求合法权益的救济。

2. 加强行政系统的自我监督,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复议有利于加强行政系统的自我监督,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是指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贯彻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合法原则

行政复议机关在进行行政复议活动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作出处理决定。

2. 公正原则

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既要审查其合法性,又要审查其合理性,作出客观公正的处理决定。

3. 公开原则

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活动应尽量公开进行,以便利害关系人及时了解有关情况,监督行政复议进行,消除误解。

4. 及时原则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尽快完成复议案件的审查,并及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体现行政效率原则。

5. 便民原则

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为行政复议当事人提供必要的便利,特别是为作为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人及第三人行使各项权利,以保证其利用行政复议制度实现对合法权益的救济。

6. 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的原则

行政复议的审理对象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复议机关既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也要审查其是否适当。

7. 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的原则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一般不会停止,除非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且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合理,或者法律规定需要停止执行。

8. 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则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行政复议决定并不是对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最终裁决,仍然受到司法审判权的监督。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2. 对吊销营业执照处罚不服的追诉时效
  3. 第三人申请回避的法律规定
  4. 行政复议申请书应载明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5. 派出所偏袒他方应对策略

行政复议法热门知识

  1.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主体基本结构及其法律制度的构建
  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
  3. 一、行政复议申请的方式
  4. 听证程序
  5. 行政复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6. 工伤行政复议的复议决定书的存在与法律效力
  7. 行政诉讼:保护公民权益的法律救济制度
行政复议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