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应找哪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不作为应找哪个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2-03

 
132993

各级政府行政复议和法院诉讼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以下情形之一,依法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八)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但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情况;(九)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但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情况;(十) 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但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情况。

行政诉讼的提起条件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以下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四)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但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情况;(五)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情况;(六) 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情况。

行政不作为形成的原因

主观原因

行政中出现“不作为”行为,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行政伦理素质与以法治国要求差距较大,是行政不作为的重要主观原因。

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法律意识变异是行政不作为的根源之一。行政行为的作出依赖于行政主体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等主观心理因素。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行为主体的行政法律思想将制约着行政法治的程度。行政执法人员的无法律意识、法律知识缺乏和法律思想偏差会导致行政不作为的产生。

私欲作怪和经不起功利诱惑也是行政不作为的原因之一。行为主体的需要和利益方面出现的偏差是行政不作为的起因。在追求效益为目标的背景下,人们的物欲、权力欲、金钱欲被刺激,行政权力的执掌者则利用国家权力与金钱结合,从而表现出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权钱交易等政治腐败。

人情网和关系网及“长官意志”的干扰也是导致行政不作为的客观原因之一。人情和关系对依法行政构成一种无形且巨大的威胁和破坏力量。行政执法人员在实际、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人情因素的制约,面临着来自家庭、朋友、亲戚、同学等的压力。行政执法人员还需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包括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中的人员的外部关系网以及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相互编织的关系网。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产生干扰,导致行政不作为的产生。

客观原因

立法上的原因也是导致行政不作为的原因之一。我国行政法律体系存在冲突和欠缺,行政执法行为中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立法体制上,立法主体多元化,但相互间的立法权限范围不清,导致法律出现多门、无序、混乱的情况。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与法律、行政法规相冲突,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之间也存在抵触。这些问题导致行政机关在具体实施行政执法时无所适从,行为违法,产生大量的行政不作为。

行政习性的影响也是导致行政不作为的客观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政府是命令型政府,现在需转变观念为服务型政府,但是由于长时间形成的习性,在短的时间内无法改变,这就导致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对人民群众的申请无故拖延或根本不在乎,导致行政不作为。这种习性与现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格格不入,必须尽快根除。

延伸阅读
  1. 行政处罚法对违法行为发现时间的规定
  2. 行政执法的定义和要素
  3.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
  4.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
  5. 工伤认定申请的途径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
  2. 行政诉讼的范围和类型
  3.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4. 听证程序的主要规则
  5. 行政案件的指定管辖
  6. 行政诉讼中的认证规则
  7.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否可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