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立行政诉讼和解制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为什么要建立行政诉讼和解制度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1-19

 
132894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前,随着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经常发生。作为解决这种冲突的最权威方式,行政审判往往难以仅凭正确的判决来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相比之下,和解是更为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当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瑕疵,并涉及公共利益时,如果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公共利益将受损;如果判决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其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护,行政诉讼将失去意义。法院在这种审判中面临两难境地,但如果适用和解,则法官可以发挥协调能力,在原、被告之间进行工作,促使双方达成和解,既保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公共利益。因此,和解是解决行政诉讼中原、被告之间矛盾冲突、平衡各方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最佳方式。

行政审判实践的需要

随着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和行政案件数量的增加,处理行政案件中双方主体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行政诉讼的现状,必须建立行政诉讼和解制度。近年来,基层法院一审行政案件撤诉结案率不断增长,撤诉已成为行政审判的主要结案方式。其中,法院在行政审判中运用和解的做法,促使被告行政机关改变违法或不合理的具体行政行为,使原告主动撤诉,或者在平等互惠的前提下,原、被告双方都做出让步,从而化解双方矛盾。虽然表面上看,法院在原、被告双方之间起到沟通的桥梁作用,实质上属于和解,但这种做法实际上达到了双方和解的效果,极大地节省了诉讼时间和成本。因此,在行政诉讼中适用和解是一种合理的做法。

有利于保护原告合法利益,减少诉累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院可以判决变更显失公平的行政处罚,但对其他违法行为,目前只能判决撤销而不能变更。对于大多数原告来说,撤销违法行为只是确认了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性,但法院无权干涉该行政行为在撤销后的具体处理。原告不得不等待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并且如果原告认为新行政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行政相对人不得不进行新一轮的行政诉讼,甚至要进入二审程序。这使得原告的利益保护变得遥遥无期,同时也增加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诉累,浪费了司法资源。相反,如果适用和解,在法院的主持下,行政机关可以依法改正之前的不严谨行为,直接达到原告起诉的目的,保护原告的合法利益,彻底解决双方冲突,大大节省了诉讼时间和成本。因此,在行政诉讼中适用和解是合理的做法。

有利于法院公正司法,树立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尽管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职权,任何行政机关、个人和社会团体都不得干涉,但长期以来,群众普遍认为法院与行政机关是一家。因此,在行政诉讼中,尽管法院的裁判合法合理,却常常难以令双方都接受。如果在行政审判过程中适用和解,法院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指导双方了解可能的裁判结果。一方面,行政机关可以意识到其行为的违法性或不合理性,真诚与行政相对人平等对话,协商出合理解决冲突的方案,从而使行政机关接受裁判。另一方面,法院的和解也有助于消除行政相对人对法院的偏见,使其感受到法院既讲法理又讲情理,体验到法院的司法为民,从而树立起法院的良好形象。

延伸阅读
  1.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
  2. 受害者请求国家赔偿由哪个司法机关受理?
  3. 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的区分
  4. 管辖分类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
  5. 工伤保险中的伪证行为所涉及的法律责任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2.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共同地域管辖有哪些情况?
  3.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6.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7.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