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针对公益举报作出的答复可诉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受案范围法律知识

行政机关针对公益举报作出的答复可诉吗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5-05

 
132740

行政机关公益举报答复不可诉

案例

2014年5月,韩某发现江苏淮安供电公司在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进行房屋建设。他向淮安区城管局实名举报,要求城管局履行法定职责,对该违建进行查处。淮安区城管局受理了韩某的举报,并进行了调查和处理。他们依法对供电公司的违法建设作出了限期整改并处罚款4万元的行政处罚。淮安区城管局将处罚结果告知了韩某。韩某对此答复不服,认为该区城管局没有对违建进行实质性查处,因此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淮安区城管局履行法定职责。

法律分歧

有两种意见。第一种认为,韩某作为公益举报人,城管局对他的举报进行了回复和查处。因此,韩某作为利害关系人,有权提起诉讼,具备行政诉讼主体资格。第二种意见认为,韩某对行政处罚不服,但他不是本案适格的主体,因此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分析

小编认为第二种意见更为合理。首先,实体法并未规定举报人对行政机关的履职行为有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举报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因此,韩某在法律上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但没有诉讼权利。其次,韩某不是该答复的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在本案中,韩某若是该行政处罚的利害关系人,才具备行政诉讼主体资格。然而,淮安区城管局行政处罚的行政相对人是供电公司,而不是韩某。实际上,韩某的举报属于纯粹的公益性举报,他与违建之间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韩某已经获得了淮安区城管局的回复,享有答复程序性权利。因此,韩某既不是处罚的行政相对人,也不是利害关系人,对于淮安区城管局的答复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他不具备原告主体资格。
延伸阅读
  1. 行政起诉状的合义、功能
  2. 拆迁农房补偿太低怎么处理
  3.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4.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5. 赡养中法定代理人能作为被告吗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刑事诉讼的法律主体
  2.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3.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共同地域管辖有哪些情况?
  4.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5.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6.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
  7. 行政诉讼打赢了政府会赔偿吗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