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的后果是什么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07
拒不执行判决的法律后果和强制执行程序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并且情节严重的情况,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处罚。
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
法院将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如果其他单位和个人持有被申请执行的财产,并且已经收到人民法院的书面通知协助执行,都有义务按照通知的规定执行。凡是无故推托、拒绝或者妨碍执行,因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将要负法律责任。
法律文书的执行效力
法律文书,也称为执行文书,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根据。根据法律规定,具有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包括民事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具有财产执行内容的刑事判决书和裁定书;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仲裁文书;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公证文书;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这些法律文书必须已经生效,才能作为执行的根据;此外,法律文书还必须具有给付内容,如果只是确认或者变更法律关系的,无需执行。
法定期限和清偿顺序
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在强制执行程序中,法院将根据法定的清偿顺序强制执行被申请人的财产。首先清偿所欠申请人的工资和生活费,其次清偿所欠国家的税款,然后清偿其他债务。执行员将按照顺序分配财产,而不是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如果有多个申请人,先满足上一顺序申请人的债权,再满足下一顺序申请人的债权。如果在同一清偿顺序内无法满足所有申请人的要求,将按照各人债权数额的比例分配。未能清偿的债权将由债务人以后偿还。
执行收费和利息计算
在强制执行过程中,需要收取执行费用,费用标准按照诉讼费的规定收取。申请执行之前,法院不会向申请人收费,而是在执行完毕后,被执行人需要向法院支付执行费用,并上缴国库。对于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上面涉及的财产也需要计算利息。一般情况下,利息计算标准为2.1%乘以2倍。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9条的规定,应当加倍支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