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原则的内容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实施法律知识

行政处罚原则的内容有哪些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126174

一、处罚法定原则

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处罚行为中的集中的体现,指行政处罚必须依法进行。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处罚依据是法定的

由于行政处罚涉及到行政权的运用,关系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处罚必须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凡是法律、法规或规章没有规定进行行政处罚的,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均不得受行政处罚。

(二)实施处罚的主体是法定的

在我国,行政处罚是一种特定的行政权力,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必须是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实施处罚。

(三)实施处罚的职权是法定的

具有行政处罚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或组织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处罚权,不得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所谓超越职权,是指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和组织超越了法定的权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机关行使了其他机关,如司法机关的权力。

2.甲行政机关行使了乙行政机关的权力。

3.下级行政机关行使了其上级行政机关的职权。超越职权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所谓滥用权力,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处罚权时,畸轻畸重,或考虑不相关因素,胡乱行使处罚权力。在实践中,最突出的作法是所谓的"罚态度",视相对方态度好坏决定处罚轻重。(四)处罚程序是法定的

行政机关适用行政处罚时,必须依照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进行。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的保障。处罚机关在适用处罚中如果不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如立案、调查取证、听证、期间、送达处罚裁决书等程序,就会损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违反程序所作出的处罚是违法的、无效的。

二、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公正,是指公平、正义。其基本精神是要求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办事公道不循私情,平等地对待不同身分、民族、性别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公正是国家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公民所应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在行政处罚中,公平原则行为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裁判,公平地处罚违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做到同样的违法行为受到同样的处罚,不同的违法行为,不应受到同等的处罚。同时,必须以公正而无偏私的程序达到公正的结果。

在行政处罚的适用中,以下三种情况属于违背公正原则:

二.同等情况,不同处罚。这是指两个以上违法者在违法行为和情节方面相同,但处罚结果却不相同。这种不公正的处罚既可以发生在同一行政机关对不同案件的处理上,也可以发生在同一行政机关对同一案件有两个以上违法者的处理上。如甲乙二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相同,但公安机关对甲裁决拘留,而对乙只罚款50元,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2.不同情况,相同处罚。指两个以上的违法者在违法行为和情节方面有较大差异,而行政机关却不加区别地作出相同的处罚结果。

3.违反公正的程序。行政机关应当允许当事人有申辩理由的权利,无偏 私,听取双方意见,说明理由,公开处罚过程及处罚的事实、证据、法律依据等,否则,即为违背公正程序。即使结果公正,而程序不公正的行政处罚也是 违背公正原则的。

行政处罚公开原则是指行政处罚的依据及处罚中的有关内容必须公开。具体表现为:

(1)作为行政处罚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法律文件必须事先公布,否 则不能成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2)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及具体人员的身分必须公开Z

(3)行政主体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必须向被处罚人公开处罚决定的事 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4)行政处罚的听证会必须公开。

三、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实施的行政处罚,必须与受罚人的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违法行为相适应。

2.行政处罚的轻重程度与违法行为相适应。

3.行政处罚的减免与违法行为相适应。

四、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行政处罚是法律制裁的一种形式,具有惩戒与教育双重功能。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处罚达到教育的目的。行政主体在行政处罚的适用过程中,对违法者要始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分别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对于情节显著轻微,主动承认错误并能及时改正的,可以从轻或免予处罚。对于应予以行政处罚的行为,也要注意轻重之别,施以必要的,恰当的处罚,从而达到特殊预防和教育的目的,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五、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六、救济原则

这一原则是"无救济,则无权利(力)" 这一行政法基本原则在行政处罚中的具体落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行政赔偿要求

延伸阅读
  1. 法庭行政听证的原则
  2. 轻微伤证据不足的处理方式
  3. 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4. 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定
  5. 治安拘留罚款怎么交?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行政处罚违纪党员处理程序
  2.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种类
  3.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5.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6.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7. 法律对行政处罚设定权的辅助性和过渡性问题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