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改革的启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法律知识

死刑复核改革的启示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3-09-26

 
121429
死刑案件核准权自2007年1月1日开始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核准制度重大改革如期实施到位。对于这项工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作工作报告时用了三句话来概括:总体工作进展顺利;衔接过渡平稳有序;案件审判运行正常。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明在接受记者采访、解读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时指出:“2007年,因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量刑不当、程序违法等原因不核准的案件,占复核终结死刑案件的15%左右。”

死刑复核程序成功改革的几点启示

死刑复核程序改革在限制死刑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不核准率达到15%以及死刑缓期执行人数超过立即执行人数等方面。

一、死刑复核程序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法治建设快速发展的必然成果

自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这项改革的实施过程以及相关经验的总结,对于巩固和完善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死刑核准权由最高法院统一行使,这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最高法院授权高级法院行使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以来,许多人就提出的主张。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重大恶性犯罪频发,严打斗争和专项斗争持续进行,加之司法资源匮乏,无法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投入等原因,死刑核准权由最高法院统一行使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只有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这一目标才能成为现实。这给我们启示,我国现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已经能够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充足的支持。只要是符合司法规律和法治国家建设实际的司法改革事项,都应该并且有能力得到实施。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成功改革是最高法院的满意答卷

死刑核准权统一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以后,最高法院能否完成这项改革,能否承担这项重大任务,无论在院外还是在院内,都存在着人们的担心和怀疑。然而,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在下级法院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最高法院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了死刑核准权由高级法院多头行使向最高法院统一行使的平稳有序过渡。这确保了死刑复核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并在国际和国内取得了显著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其贯彻落实中央司法改革举措的执行力也是值得称赞的。可以说,最高法院向社会提交了一份满意的司法改革答卷。

延伸阅读
  1. 刑法寻衅滋事罪条文规定是什么
  2. 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溯源
  3. 死刑复核程序的法律意义
  4. 刑事复核维持原判后的程序
  5. 中国死刑复核权的变迁及其启示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2.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的权利
  3.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和标准是什么
  4. 刑事附带民事授权
  5.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拒不履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6.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有利息吗
  7. 请问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抗诉有那些流程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