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活动中的主要故障因素有哪些?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04
仓储活动中的主要故障及相关法律知识
一、仓储活动中的主要故障
仓储活动中的主要故障是指导致商品遭受损失的物流故障。常见的物流故障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1. 运输故障
运输故障是指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包括以下情况:
- 车辆振动、货物倒塌、货物堆叠不当导致货物压坏;
- 雨雪渗漏;
- 急刹车造成的冲击等。
2. 搬运故障
搬运故障是指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包括以下情况:
- 手工搬运时不慎导致货物跌落;
- 因包装缺陷导致的意外跌落;
- 装卸机械操作失误导致的跌落;
- 货物堆放不稳导致的坍塌;
- 因踩踏而压坏等。
3. 储存故障
储存故障是指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包括以下情况:
- 堆叠中超过包装堆码强度极限导致货物压坏;
- 受潮生锈;
- 露天堆放遭受雨淋;
- 储存中发生虫害;
- 储存中发生被偷盗等。
4. 气候环境故障
气候环境故障是指由温湿度变化、降雨降雪等气候因素引起的商品损坏事故。
二、保管方与存货方的权利与义务
在仓储活动中,保管方与存货方分别具有以下权利与义务:
1. 保管方的义务与存货方的权利
- 保管方有义务保证货物完好无损;
- 保管方有义务维修因货物保管而配备的设备,以保证货物不受损害;
- 保管方负责对货物搬运、看护、技术检验时,应及时委派有关人员;
- 保管方不得转让自己的保管义务;
- 保管方不得使用保管的货物,不享有货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 保管方应做好入库的验收和接受工作,并办妥各种入库凭证手续,配合存货方做好货物的入库和交接工作;
- 对危险品和易腐货物,保管方如不按规定操作和妥善保管,造成毁损,则应承担赔偿责任;
- 一旦接受存货方的储存要求,保管方应按时接受货物入场。
2. 存货方的义务与保管方的权利
- 存货方应确保入库场的货物数量、质量、规格、包装与合同规定一致,并配合保管方做好货物入库场的交接工作;
- 存货方应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提取委托保管的货物;
- 存货方应按合同规定的条件支付仓储保管费;
- 存货方应向保管方提供必要的货物验收资料;
- 对危险品货物,存货方必须提供有关此类货物的性质、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和采取的方法等信息;
- 由于存货方原因造成退仓或无法入库场,存货方应按合同规定赔偿保管方;
- 由于存货方原因造成不能按期发货,存货方应赔偿逾期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