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属性不明确,限制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核算法律知识

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属性不明确,限制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05

 
363478

根据法律规定,执行根据只包括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仲裁决定书、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以及非诉讼的行政决定书等几种形式,并没有债权凭证这样的文书。将其定义为一种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对于债权人自由转让债权并不利。

债权凭证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法院出具“法律白条”的认识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人认为法院对执行案件中止执行就是法院向当事人开具的“法律白条”。现在,各地法院逐渐以债权凭证代替执行中止,导致大量案件终结执行。法院系统内部逐渐形成了债权凭证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有效手段的意识。然而,现行的债权凭证制度规定持证人不能抵押、质押或提供其他担保,不能作为有价证券流通使用,也不能转让。这使得这种债权只能在被执行人又可供执行的财产时通过再次申请执行来实现,从而阻止了其他形式实现债权的途径,使这种债权难以实现,成为人们眼中的“法律白条”。

债权凭证的实施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中止执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申请执行人同意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有理由的异议,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且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案件符合上述条件后,执行人员进行合议,制作中止执行裁定书,并最后归档。当权利人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再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相比之下,办理债权凭证一点也不简便,执行中止所需的上述程序在办理债权凭证时同样不能省略。同时,发放债权凭证还需要做笔录、制作终结执行裁定书,并填写内容繁琐的债权凭证。在制作债权凭证前,通常还需要通知申请执行人核对债权数额,这人为地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穷尽执行措施缺乏明确的标准,发放债权凭证缺乏有效的监督

发放债权凭证的前提是在穷尽各项措施后债权无法实现或部分无法实现,这是由人民法院发放的一种权利证书。然而,人民法院穷尽执行措施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试行规定》也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这给一些法院提供了滥用债权凭证以追求执结率的空间。

债权凭证制度的事实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法院的角度来看,设立债权凭证的初衷是简化再次执行程序、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促使债务人及时履行债务、提高法院执行工作效率、及时解决案件、减轻人民法院中止案件的压力。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本质上,债权凭证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债权人来说,持有债权凭证只能证明自己享有债权,并可以多次向法院申请执行,但与以往的中止执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实际权益的最终实现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债务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也无法及时实现自己的权益,只能不定期地等待,一直到取得债务人有履行能力的相关证据,而这往往是难以获得的,导致债权的实现变得遥遥无期。

延伸阅读
  1. 什么是“三养”?
  2. 假离婚是否违法?法律专业解读
  3. 司法改革下的法官与律师职业互易
  4. 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
  5. 讨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生产成本核算
  2. 财务管理控制的六种方式
  3. 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年审制度
  4. 伪造会计凭证和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法律处罚
  5.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处罚措施
  6. 对应收账款在设定质押后的处理方式
  7. 强化会计核算,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广告传媒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2. 超市劳动合同范本
  3. 装饰公司章程范本
  4. 设监事会-公司章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