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训诫书作为证据吗
点击数:49 更新时间:2023-10-08
在我国的许多诉讼案件当中出示证据都是当事人维护自己权益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手段, 拥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往往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决定案件的结果, 所以对于许多想要进行诉讼的人来说,证据的收集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可以把训诫书作为证据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训诫书作为证据的合法性审查
训诫书的性质
训诫书是公安机关作出的一项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形式。然而,训诫书的合法性需要经过审查,因此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方不能直接将训诫书作为证据使用。
裁判证据的属性
证据的内涵在不同的诉讼阶段有所不同。在起诉阶段,只要与案件事实有表面联系的材料都可能被认为是证据。然而,随着诉讼的深入,原先被认为是证据的材料可能会被逐步剔除,而原先并不被认为是证据的材料则可能被加入。因此,诉讼证据只有根据裁判的需要认识和理解,才具备法律意义。
裁判证据的属性
裁判证据是指最终能够被法官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的证据。一般而言,法官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必须同时具备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要件。
证据的客观真实性
客观真实性指作为民事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客观存在的。换言之,作为证据事实,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以真实、客观的面目出现于客观世界,并能被人所认识和理解。为此,一方面要求当事人在举证时必须提供真实的证据,不得伪造或篡改证据;要求证人如实作证,不得作伪证;要求鉴定人提供科学、客观的鉴定结论。另一方面,要求法院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客观全面,不得先入为主;要求法院在审查核实证据时必须持客观立场。证据经过法庭质证后,法官若没有理由怀疑其真实性,便可认定其为真实证据。
证据的关联性
证据的关联性指民事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这种关联性一般以两种形式表现:1. 直接联系:即证据所反映的事实本身就是待证事实的一部分;2. 间接联系:即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能够间接证明某一待证事实的成立。
证据的合法性
合法性指作为民事案件定案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符合法定的存在形式,并且其获得、提供、审查、保全、认证、质证等过程和程序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