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3-10-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处警和民警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果他们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出现了玩忽职守的行为,就可以构成玩忽职守罪。该罪行的刑罚依据犯罪情节的轻重而定,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徇私舞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刑罚更为严厉,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玩忽职守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以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玩忽职守罪的犯罪行为表现为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擅离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具体的行为包括:
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具备这一特定身份的人不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
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观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或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严重后果,但仍然不以为然,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读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使没有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对于这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认定,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此外,对于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应当认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对于没有实际履行国家管理职能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党组织、基层党支部成员等,不适用《刑法》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