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诉时效中断、延长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9-12
追诉时效中断和延长的法律规定
一、追诉时效的中断
追诉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时效进行期间,由于法律规定的原因,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失效,追诉期限从中断原因发生之日重新开始计算的制度。该制度旨在防止犯罪人利用时效制度逃避罪责并继续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89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前一犯罪的追诉期限从后一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计算。这一规定表明,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是犯罪人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而不论新罪的性质和刑罚轻重。根据刑法规定,追诉时效中断后时效起算的时间为“犯后罪之日”,即后罪成立之日。
二、追诉时效的延长
追诉时效延长是指在追诉时效进行期间,由于法律规定的原因,追诉期限延长的制度。
根据我国刑法第88条的规定,追诉时效延长分为两种情况:
-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犯罪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在法定期限内,只要对犯罪案件开始立案、侦查或者受理起诉后,不论犯罪人逃避侦查或起诉的时间、状态持续多久,都可以对其进行追究。
-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包括受到犯罪侵害的公民个人和法人。控告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但控告必须是被害人在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利遭受不法侵害并且已经发现犯罪嫌疑人而向司法机关所作的告发。如果被害人在不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谁的情况下报案,则不能适用时效延长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