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土地承包方式法律知识

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0-05-25

 
11206
土地是可以通过承包的方式来获利,有些人也会去承包土地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尽管对于土地承包不陌生,但实际上却只有很少的人关注过土地承包问题,自然不了解它。那么,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

二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的承包。

家庭承包

家庭承包,是指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公平分配、人人有份的原则,统一将耕地、林地、草地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一种承包方式。其特点:

(1)承包双方当事人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发包方是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

(2)承包对象主要是耕地、林地和草地,具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

(3)根据公平分配和人人有份的原则承包,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发包;

(4)承包期较长,耕地30年、草地30-50年、林地30-70年,林地经批准还可以更长;

(5)承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法定的,承包方享有经营自主权、产品处置权、土地流转权、土地被征用占用的补偿权等;

(6)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

(7)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

(8)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物权方式予以保护,有权提出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要求;

(9)承包收益可以继承,耕地、草地的承包经营权不能继承,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

其他方式承包

其他方式承包相对于家庭承包而言,是指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将“四荒”地、养殖水面等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一种承包方式。

其特点:

(1)承包双方当事人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发包方是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方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联户和成员,也可以是经本集体经济组织大部分成员同意的外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甚至是城市企事业单位和职工;

(2)承包对象主要是“四荒”地、养殖水面,及其他零星土地,没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

(3)根据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承包,采用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市场化方式运作;

(4)承包期有长有短,由承包双方协商确定,既有长期承包(如50年),也有短期、临时承包;

(5)承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承包双方协定;

(6)土地承包经营权需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后才能流转;

(7)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

(8)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债权方式予以保护,通常只享有债权请求权,请求损害赔偿;

(9)承包收益可以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可以继承。

延伸阅读
  1. 农村耕地互换的合法性
  2.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
  3. 土地互换纠纷是否可要回土地的判定
  4. 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政策规定
  5. 农民耕地使用权是否能够永久拥有

土地承包热门知识

  1. 机动地的定义和作用
  2. 我国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间规定
  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主体
  4. 村委会未经村民同意承包矿产资源的合同是否有效
  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与弊
  6. 办理土地使用证的法律规定
  7. 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土地承包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