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7
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是指农村土地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归属、流转和回收等问题所产生的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该法第九条的规定,承包方在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选择保留土地承包权,将其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他人。
根据该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承包方有权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转包、入股或其他方式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他人,并需要向发包方备案。
根据该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当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进行调解。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选择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是指土地承包方与发包方之间在承包合同履行、承包经营权流转或继承以及侵犯承包经营权等方面产生的民事纠纷。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处理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已有了独立的法定程序,土地承包经营关系成为一种新的民事法律关系,与其他土地法律关系脱离。而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单位与单位、个人与个人或单位与个人之间因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不明确,各方都没有合法有效的权属证照凭证,而引发的争议。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程序是:首先当事人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政府申请处理,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来看,土地承包纠纷与土地权属争议的主要区别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