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徒刑有哪些执行方式及种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有期徒刑法律知识

有期徒刑有哪些执行方式及种类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21

 
108714
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分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主刑中的有期徒刑,是大多数犯罪行为最终将受到的惩罚,也能通过明文规定保障行为人的人权。那么有期徒刑有哪些执行方式及种类?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整理了如下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期徒刑的执行方式

一、刑期分类

根据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年以下、2年以下、3年以下、5年以下、1年以上7年以下、2年以上5年以下、2年以上7年以下、3年以上7年以下、3年以上10年以下、5年以上10年以下、7年以上10年以下、5年以上、7年以上、10年以上、15年。因此,有期徒刑形成了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15年共7个刑期。

二、执行场所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将在监狱或其他指定执行场所进行刑期的执行。

三、劳动、教育和改造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劳动改造具有强制性,除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外,所有犯罪分子都必须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通过劳动,可以使罪犯认识自己的罪行,改掉好逸恶劳的习性,并学会和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得以改造成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公民。对于年老体迈、有严重疾病,不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则不应再安排其进行劳动。

“教育”是指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所谓思想教育,是指对罪犯进行法制、道德、形势、政策、法律等内容的教育;文化教育,是指根据罪犯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扫盲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根据监狱生产和罪犯释放后就业的需要,对罪犯实施职业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

根据监狱法的规定,教育改造罪犯,要实行因人施教、分类教育、以理服人的原则,采取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使罪犯认罪服法,改恶从善,成为守法的公民。

延伸阅读
  1. 哪些罪犯不适用缓刑,死缓能减为有期徒刑吗
  2. 赔偿到位能否判缓刑的问题
  3. 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
  4.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提出纠正意见的情形
  5. 犯罪分子数罪并罚的判决原则

刑罚种类热门知识

  1. 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
  2. 没收财产刑的意义和问题
  3. 拘役的特征及区别
  4. 管制在实践中死刑的执行方式
  5. 哪些犯罪行为可能被判没收财产
  6. 解除限制出境的程序
  7. 管制刑的法律特征与规定
刑罚种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