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则是什么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3-17
保险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则
合同法第60条第1款规定的全面履行原则
全面履行原则的含义
根据《合同法》第60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全面履行原则,也被称为适当履行原则或正确履行原则。它要求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
合同的法律效力和当事人的约束
根据法律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在订立合同的当事人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因此,合同当事人受合同的约束,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这是不言自明的原则。《民法通则》第88条第1款也规定,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尽管《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在用词上有所差异,但实际上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可以认为,新《合同法》在合同履行的问题上确认全面履行原则是对合同法基本原理的强调和重申。
全面履行原则与实际履行原则的区别
全面履行原则和实际履行原则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从不同角度认识履行的含义。按照实际履行原则,合同一经有效成立,合同当事人就必须按照合同的标的履行,不允许以支付违约金或损害赔偿金代替实际履行。实际履行原则的形成是由计划经济决定的,一旦脱离了计划经济,实际履行就失去了原则的意义,只是在特定情形下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方法。而全面履行原则要求合同当事人按合同标的履行合同义务,与实际履行原则在这一点上相同。但全面履行原则并不禁止合同当事人变更和解除合同,也允许通过承担违约责任来代替实际履行,因为这也是合同自由的一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全面履行原则的综合性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全面履行原则虽然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但这只是一个总体性的要求。我们应避免以单一、片面的观点来理解全面履行原则,这也是我国《合同法》规定诚实信用原则的理由。全面履行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