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履行的证明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2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借贷活动的时候,借贷双方可以签订借贷合同的,出借人要按合同的约定出借款项给借款人,那么借款如何证明合同已经履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一旦借贷双方签订了借贷合同并完成借款交付,借款人收到款项后就能证明合同已经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还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借贷合同效力的认定
1、无效认定
根据法律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借贷合同应当被认定为无效。例如,借贷合同一方未经许可从事金融业务或变相经营金融业务,以及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向社会非法集资、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以非法方式筹集资金等行为,都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对于涉嫌犯罪的行为,应当按照法律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有效认定
对于非金融企业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募集资金,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向特定的自然人进行的临时性小额借款,以及非以获取高额利息为目的临时向自然人提供的小额借款,应当被认定为有效。
3、部分无效认定
如果借贷合同双方约定的利率过高,过高利率约定的部分应当被认定为无效,而其他部分则仍然有效。对于借贷合同中约定的复利问题,原则上应予禁止。因为利滚利的计息方式容易导致贷款额急剧膨胀,损害借款人的合法利益。然而,如果当事人约定了复利,并且根据借款本金计算的利息未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根据私法自治原则可以予以保护。但是,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部分则一律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如果出借人在向借款人交付本金时预先扣除利息,这种行为将侵害借款人的合同利益。这种行为不符合借款人借款的真实意思,并且违背了出借人交付借款的主要合同义务。因此,即使借款人同意,这种行为也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在处理上,应当采取以下两个步骤:1. 将借款数额认定为实际借款数额,而非约定的借款数额。2. 将借款利息以实际借款数额计算,而非以约定的借款数额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