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1-08
保险代位求偿权是一种贯彻损害补偿原则的方式,用于适用保险的基本原则。在财产保险领域,损失补偿原则得到最典型和完备的应用,因此财产保险被视为无损害即无保险的基本准则。该原则的重要性在于防止被保险人利用财产保险获得超出其实际价值的额外利益。保险人只对被保险人实际损失负赔偿责任,赔偿金额以保险标的在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实际价值为限。即使被保险人进行善意重复保险或超额保险,也不能获得超过其实际财产价值的赔偿。
如果第三方的非法行为导致保险事故发生,被保险人已经向第三方追偿并获得赔偿,对于保险人而言,被保险人的损失已经得到弥补,被保险人没有遭受损害,因此保险人不再负有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金的责任。因此,保险代位求偿权在财产保险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可,并被普遍适用于各种专著和教材。
对于一些具有补偿性质的人身保险,如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是否适用保险代位求偿权存在激烈争议。一方面,认为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的性质介于人身和财产保险之间,保险金的给付具有补偿损失的性质,因此可以适用保险代位求偿权。特别是在第三方过错行为导致被保险人受伤并伴有医疗费用支出的情况下,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更具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认为尽管疾病和伤害领域的保险具有一定的补偿性质,但与纯粹的财产性质的补偿不同。医疗费用虽然有固定标准,但它不能涵盖事故所引发的全部后果,也不能判断受害者得到的补偿是否足够或过多。因此,他们不赞成在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方面适用代位求偿权。
根据江*国的观点,健康保险和伤害保险的适用与具体情况有关。如果第三方的责任导致被保险人死亡或残废,保险人或保险受益人有权同时获得保险金和第三方赔偿金额。因为生命或身体的损害无法用金钱衡量其损害程度,也无法判断受益是否大于损失,因此不存在不当得利的问题。相反,如果被保险人的损失是医疗费用或其他费用支出,则其损害应限于该费用范围,超出该范围的保险人的利益可能构成不当得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适用保险代位求偿权。然而,这种界定在实践中可能存在困难。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67条的规定,对于人身保险,被保险人因第三方行为导致的死亡、伤残或疾病等保险事故,保险人在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支付保险金后,不享有向第三方追偿的权利。
综上所述,人身损失的补偿与物质损失的补偿不可混为一谈。人身损害的补偿难以度量,因此不能将保险代位求偿权随意应用于人身保险。此外,人身保险中不存在不当得利的问题,并且代位求偿权所涵盖的赔偿金额可能超过保险人支付的保险金,构成不当得利。此外,人身损害的赔偿请求权具有个人特性,不适宜移交给保险人行使。因此,笔者不赞成在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中适用保险代位求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