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3-01
根据法律规定,生效的法律文书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包括法院的生效判决。判决书所确认的事实无需再次举证证明,但未经确认的事实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即使已经确认的事实,如果存在足以推翻判决书所确认事实的证据,该判决书所确认的事实将被推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但是,当事人如果拥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上述事实的,不适用上述规定。
判决书下来后是否可以进行调解,不能一概而论。以下以刑事案件为例进行简单论述:
调解是指案件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的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并由法院制作调解书的活动。在公诉案件中,公诉人是原告,法院不能进行调解。因此,无论判决是否下来,公诉案件均不能进行调解。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中,被害人或家属是原告人,法院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进行调解。如果被害人得到满意的赔偿,不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法院可以对被告人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判决已经下来但尚未生效,当事人仍然可以提起上诉,并在法院的主持下针对民事争议部分达成调解。
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是原告人。如果原告人谅解了被告人的行为,法院不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诉人可以撤诉结案,法院也可以出具调解书结案。
因此,在判决书下来并生效之前,仍然存在进行调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