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0-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如果涉及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在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如果原告选择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将负责受理和审理该案件。
行政诉讼的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职权分工,用于确定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对于经过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是指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对于经过复议的案件,同样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两种特殊地域管辖情况:
(1) 对于不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的诉讼,可以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2) 对于因不动产而提起的诉讼,应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共同管辖是指两个以上的法院对同一个诉讼案件都有合法的管辖权。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以下共同管辖情况:
(1) 对于行政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行政复议机关和原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
(2) 对于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案件,被告所在地的法院、原告户籍地、住所地以及被限制人身自由地的法院都有权管辖。
(3) 对于临界不动产案件,有关行政区域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